





想不到,這樣三十年!
Ian Curtis離世三十年。
是的,他離開了三十年,Joy Division就成為了歷史三十年。
前幾天,翻開我媽幫我收起來我從前的剪報,發現十五年前,我在台灣「非古典」音樂雜誌,一篇關於Joy Division和Ian Curtis的文章,真的十五年,就這樣過去。
很多樂隊,會因為主腦離世,都會用原本的名字,繼續走下去,可是Joy Division卻沒有。
New Order的出現,就是團員要立心去擺脫Ian的包袱,重新建立自我價值,沒有在演唱會中刻意地再唱回Joy Division的舊作,兩者的關連,就只剩下當年Ian還在世時,所留下兩首還沒灌錄的作品,"Ceremony"和"In A Lonely Place"。
是不是沒有用回Joy Division,作品就變得沒有這麼傷感呢?作品就變得沒有這麼沉重。
十五年來,關於Ian Curtis的著作,不斷地推陳出新,關於他們的電影也一部接著一部,從「24 hours party people」到由Anton Conbjin導演的「Control」,還有其他的紀錄片。
我在New York看「Control」這部電影,當天早上收到一個好友在上海自殺的消息,在下著雨的路上,我一個人在New York的街道上走著,臉色蒼白,但是還是去看了,作為對導演朋友的支持,還是作為我對Ian Curtis的未了心事,種種的不快,我試著在看電影中宣泄。
電影放到最後,我崩潰了,淚流滿面,很長時間沒有哭了。
生病(Ian Curtis有羊癇瘋、精神病)、感情生活、成名的壓力、對於一個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根本就有著無影的壓力,而他自我的封閉,只有用他的歌詞去表達。
平常的他,沒有一點異樣。
但是一發作就痛不欲生。
他是一個天才,他預計電子音樂是未來的方向與重要性,他的文字佈滿了他絕望的想法。
在出發去美國的前夕,他結束了他的生命。
是控訴、是諷刺、是嘲笑嗎?
沒有人知道,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這樣就離開了,我想連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對後世的影響有著這麼大。
U2、The Cure、Bauhaus、White Lies、Marion、Suede、The Futureheads、Nick Cave、Therapy?!、什至遠至美國的Sonic Youth、Nirvana、Jane Additions、The Smashing Pumpkins、Nine Inch Nails、Red Hot Chilli Peppers、Moby、The Killers、Interpol、Acrade Fire等等。
他的黑暗力量一直在延續著。
New Order他們自己曾說,他們能做出更賣錢,更出色的音樂,不過,沒辦法做回Joy Division的張力。
我曾有一段時間,沒有再聽Joy Division,因為實在太黑暗,沒法抽離。
今天,他走了三十年,再拿回來聽,想不到三十年了,仍是那樣地教我透不過氣。
潮濕悶熱的晚上,準備下雨的天氣,不安的氣氛,蔓衍著種種恐懼。
Joy Division沒有代替品,連他們的進化物New Order都沒法取代,其他的談可容易。
我試著不去聽你的聲音,但是很多時都不自覺地唱起你的作品。
是你的東西早己植根在我身上,還是我根本就是有著自毀傾向。
今天你己給人貼上殉道者,黑暗之子、Gothic的教主,這些巧立名目的字眼,是世人對你的稱讚,還是對你的不敬?
所有事情都有正反,可是在你身上我只有看到一面。
我再試著吸一口氣,點一根煙,一口氣把你的作品聽完。
想起你們要Factory老闆用血寫的合約。
到底那是合約,還是跟魔鬼的盟約。
我開始暈了,眼睛看不清楚了,是你出現等著我嗎?
是你來接我進入你的國度嗎?
你可以回答我嗎?
不要笑可以嗎?
Tony Wilson、Rob Getton、Martin Hamment、都己在那邊了。
身體往下沉,再爬不上來。
我可以把剩下的力唱,高喊著Dance Dance Dance to the Radio 嗎?
低低的聲線,唱著she's lost control 嗎?
還有大合唱Love will tear us apart 嗎?
真的很開心地走進另一個世界。
回得來嗎?
管他娘的。
今晚我就要黑暗佔據我全身。
再見了各位。
Dead Souls
作為Ian Curtis逝世三十周年的文章,我用了我另一種方法去寫。作為我對他的尊敬。
回覆刪除在酒精、藥物下的影響,我到底仍清楚在寫什麼嗎?
Ian Curtis!RIP!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