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7日

如果沒有.....

上星期六,我收到了我第一個老闆,“倪桑”倪重華的自傳<鏗鏘真言>,急不及待地一口氣把它看完,而且還看了幾次。
雖然我和倪桑一起工作的時間不算很長,但那段時間卻是我一生中最開心的日子。
因為林強的關係,在我沒在上大學後,他把我引薦給倪桑,第一次見他是在波麗佳音(Pony Canyon)的辦公室,那時真言社準備再從波麗佳音獨立出來,在他辦公室,第一眼引我注意是他的衣著,那天他是穿了一條破洞的501牛仔褲,他那條破洞的地方很特別,是破在屁股那邊,上身卻是很整齊的西裝和T-shirt。腳踏著L.L. Bean的Boots, 留著鬍子,遠看活脫像一個老了的日本時裝雜誌的model。
跟他工作後,才知道他是祖籍是北京,不會講台語,卻簽了一大票非常地道的唱台語的藝人。
這個就很好玩了,他怎樣去管理這些人,是我當時最想知道的事情。
第一天上班,就給我聽竇唯的一些小樣與半製成品,問我覺得怎樣,我覺得不錯,他說他簽了,不過這個藝人要轉給魔岩(滾石專做內地的廠牌),我當然覺得可惜,同時發現原來倪桑不只是專做台語這一塊,對於內地的音樂,其實早已踏了過去。
他常常找我們出去吃飯,在飯局中常有一些他的朋友出現,像陳國富導演、鈕承澤(後來我還是他室友)、候孝賢導演、李力郡、羅大佑等,應該說是我想認識的人,只要去倪桑的飯局,總是會遇到。
對於音樂的敏感度,我不能不佩服,當年在台灣,每幾個人跟我說House Music,他會問我知不知道Tim Simmenon (Bomb The Bass的主腦),說他曾在倫敦時認識了他。在台灣沒人知道什麼叫Acid Jazz時,他已經常和我提那一個Acid Jazz藝人厲害。
雖然在音樂方向上,他不太愛管,只要聽聽小樣,覺得okey, 就可以去做,但對成品要求卻很高,如達不到他的標準,常常要求重錄,像張震嶽的唱片,就不斷重做再重做。
倪桑的標準是什麼,其實是沒人搞懂。後來我去問他,他說:“感情不夠!怎賣?要再做。”。感情到位,成了我後來對音樂製作上一個很重要的一環。
那時候,常跟他一起去“敲”事情,“敲”藝人、製作單位等,在"敲"或談判過程中,雖然不是每次都成功,怎樣要人家做你想做的事情,原來是充滿技巧的,在過程中,我也學了不少。
有一天,他跑來跟我說:『Cello,你不要每晚都跟人談音樂不睡覺,這樣是不好的。』,心裡很納悶,我不是在音樂公司上班嗎?為何不要和人談音樂,幾年後,我才意識到倪桑是要我多注意音樂以外的事情,幹音樂其實不只是音樂,還有其他的事情配合才能成事。
開心的日子,當然很多,在倫敦錄音,每到晚上都去跑演唱會、舞廳、Rave Party,而且還是公費的,你說爽不爽,在玩樂的過程中,原來已經不知不覺開拓了我的視野。
對很多很嚴肅的事,倪桑會用一個漫不經心,又帶點開玩笑地和你說,例如93年時,常有內地航機,被騎劫都台灣,他總會說:『哈哈,他媽的!又飛來了。』
又或是早幾年紅衫軍圍總統府時,我剛巧在台北,那時倪桑是這個活動的策劃,和我說:『哈哈!Cello你一定要去看看,很屌的! 去感受一下吧!』
對了屌、嗑這些字,我也是跟倪桑才學會的, 沒有他我可能不會用這些字。
雖然,沒幾年,這段好日子,就結束了,不過,只要在台北我有時間,我一定會找倪桑見面。
他常說我是文青,我一直不是很認同,我常跟他說,我在做的唱片都在賣,我會做情歌,我在做商業的東西,他會再笑笑說,你還是個文青,臉上同時掛著一個很得意的笑容。
不過,很奇怪,後來認識了很多人,後來的老闆陳少寶、音樂一週的Sam Jor、前MTV台的Elven、崔健、劉元、竇唯、Simon Napier Bell (Wham、Japan、Marc Bolan的經理人)等,他們原來都知道倪桑這個人,不過,在他們口中,他們叫他做老倪。
因為這個原因,特別我在內地時,有著倪桑這兩個字,的確帶給我很多的方便。
倪桑常常有一些出人意表的事,常常一個人去了尼泊爾爬山,又例如他有了小孩,這個事情,我實在不是很明白,當那天我看著他帶小孩時,又不得不佩服,他是一個稱職的父親,還著我快點有小孩。
很佩服這樣的人,在每一個崗位,他都做到盡力做到最好。
他常說,過程比結果重要,不過,我相信他早就忘了,有一天他罵我時是說著相反的話,哈哈!
不過,我還是要說:謝謝倪桑,是你教懂我很多東西,很多東西與價值觀都是從你身上學到。
他送我的自傳上面,寫著: Cello,沒有你真言社會怎樣?
這個我不是很想去研究,我反而想知道,如果沒有真言社,我會怎樣?

2013年4月5日

The Next Day

曾經有人這樣問過我:如果你現在要去一個地方,你只能帶一個音樂人所出版過所有的唱片,你會帶誰?
David Bowie!
為什麼?
因為聽他差不多所有音樂種類我都可以聽到。
是嗎?他有玩過Reggae?
有"Tonight"
有玩過Jazz?
有"Wild In The Wind"
Bowie,我實在沒話說!
他太厲害了!
我忘了到底是什麼時候認識Bowie,好像是7、8歲那時候,但我記得第一首認識的作品是”Heroes",真的去了解他,其實是在『Let's Dance』後。
我沒有很多Bowie粉絲那樣對『Let's Dance』反感,當然我也不是很滿意之後的『Tonight』和『Never Let Me Down』。雖然現在重聽,其實也不是太差,我什至覺得其實很多藝人都有向這兩張唱片取經。
對於Bowie組的樂隊Tin Machine, 我更是熱烈擁抱,那種粗糙的Rock n Roll,根本就是Grunge的早期型態。
但我可以跟你說,Bowie不是一個風潮的創造者,不過,他是聰明人,他知道怎樣把一些仍是在地下發展的東西,套在自己身上,再消化後轉成自己。
『Low』、『Heroes』、『Lodger』是他對Kraftwerk、Neu等的探素。
『Young America』是他對Disco、Soul的利用。
什至Tin Machine,也是因他受到Pixies、Sonic Youth的啟發。
他是很聰明!
或多或少我對於Bowie的品味是投下了信心的一票,如果不是他,我相信我不會這麼快去接觸TV On The Radio和Arcade Fire。
如果不是他,我不會有膽子去買了Scarlett Johansson 的首張轉輯『Anywhere I Lay My Head』。(其實這張專輯不差。)
而他一直都很有發現新人的天份,從早期的Rick Wakeman、David Saborne、Luther Vandross到80年代的Steve Ray Vaughan,90年代時找來Leftfield、Brother In Rhythem做Remix等。
而Bowie也常找不同的藝人去他唱片客串,或自己也常去別人唱片客串,在合作過程中,他都放任其他人去盡程發揮,而這些人的註冊標記也很明顯地在上面留有印記,但他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這種方法跟Bryan Ferry很像,不過Bryan Ferry是無論什麼樂手,做出來都很Bryan Ferry,反而Bowie你卻能聽到在裡面作出一個很好的平行。
細心留意,幾本上Bowie所有唱片,都是有他的樣貌在封面,每張唱片的造型和怎樣跟他自己的音樂結合,他都有一套獨有的思考方法。
什至在73年找來山本寬齋,為他設計一系列的前衛衣服,都教我無不讚嘆。
自03年推出『Reality』後,十年來再沒有推出新作,有的都只是重新包裝的舊作,有時我會懷疑是不是他把自己上市了,重新推出舊作是對股東的交代。
自06年後,他再沒有在舞台上出現,去年奧運會與今年在英國V&A的展覽,都事先張揚不會出現。
當大家想他是不是退休,好好帶女兒,學著他好友John Lennon那樣時,今年在他生日那天,突然推出新單曲“Where Are We Now?",同時預售他新專輯『The Next Day
』,這個方法真的有點給他殺過措手不及。
我相個Bowie其實沒有真的離開過這個圈子,他很清楚現在網路世界的運作。
網路是他重新出發的起點,不要忘了他更是首個在網路上賣歌的藝人,“Telling Lies”是網路上第一首供合法下載的單曲,而專輯『Earthling』更是用電腦所灌錄,而製作手法與那種搖滾與電子結合的音樂型態,更為無數後進有了參考藍本,特別是Linkin Park、Korn那類的Neo Metal。
整個市場企劃,Bowie都沒出來說過一句話,有的都是其他旁邊的人說,除了在Facebook、Twitter與自己的網站上,相信可能是他自己打出來外。
在封面上,更只時把『Heroes』在上面放一個正方形,在裡面寫上The Next Day,而把Heroes劃去,我相個是首個藝人這樣的。當中有很多解析,就留待樂迷自己去想像。
那音樂呢?
這張專輯,樂手部份基本上是他巡迴時的樂手,外加『Reality』、『Heathen』時的David Torn等,本來是有Robert Fripp,不過,他最後因個人問題拒絕了。
說回音樂上,基本上沒有新的元素,什至刻意地走回頭,在錄音上最基本的部份是用回16 Tracks模擬,錄完再灌入電腦修改、剪接後,再回去模擬作縮混,故聲音上比起別的唱片有力與帶勁。
聽『The Next Day』的樂趣是,每一首,你都要猜Bowie是從他以前那一首或那幾首的作品中取出來,但他不是重復自己,而是在這些舊的東西中,打做一個新的自己,“用昨日的我,去重新建立今日的我”。
當一眾後進在他身上取經時,他示範了如何抄自己,而又有新意。
Bowie真是大師級的示範。
說真的,他已經是66歲了,而今天仍時有這樣的創作力。
你可以怎樣?
在這張輯後,我更自信滿滿地說:如果我現在要去一個地方,只能帶一個音樂人所出版過所有的唱片,我會帶

David Bowie!



2013年2月27日

我的血腥情人節

從來沒想過My Bloody Valentine會有新作的一天。
這二十多年來,My Bloody Valentine就像一個已經失蹤的好朋友,你潛意識覺得他已經消失於這個世界,但三不五時,你會從別人口中得知他的新情況,但是你一直沒有真的見到他,慢慢你已經不再在意之時,突然他就在你眼前。
我不算是一個對他們資深的樂迷,我迷戀他們只是他們在Creation唱片公司那兩張”Isn't Anything"和“Loveless",頂多再加上之前他們在Lazy Records時的EP。
”Isn't Anything"、“Loveless”的確是經典,那些吉他的運用,聲音的捕捉,還有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直到現在我仍會拿出來聆聽,而每次我都有新的體會。
自My Bloody Valentine離開Creation後,他們好像一下子,沒有了方向,因為Kevin Shields的個性,因為他的神經質與異於常人的想法,各團員也各自展開了新的生活與方向,雖然Kevin Shields一直強調My Bloody Valentine新作在錄製中。
而當Kevin在99年加入了Primal Scream,那時我只想My Bloody Valentine應該已不再存在。(雖然後來他離開了。)
My Bloody Valentine在這二十多年是靜止著,反而幫他們錄音、混音的Alan Moulder卻非常活躍,不單在英國把My Bloody Valentine的聲響經驗延伸,Alan更跑進去美國,The Smashing Pumpkins、Nine Inch Nails、The Killers、Yeah Yeah Yeah......這些吸收英國獨立音樂奶水長大的一群,都找Alan Moulder當製作人,無不是想在聲響上的層次提昇。
去年My Bloody Valentine的貝斯手Debbie加入了Primal Scream,隨團來香港演出,我壓根兒沒想到My Bloody Valentine會於今年情人節前夕推出新作MBV。
一如你突然重遇一個失蹤二十年的朋友,我有點不知刻怎樣面對,腦海中存在的仍是二十年前的影像,而其實自己已經改變了,到底自己會不會再接受他呢?
我很快地把MBV聽了一次,同時也上網找來了一些Kevin的訪問,他說這張專輯全都是用模擬(Analogue)錄音,所有器材都是用模擬的,問題是這些在今天來說,重要嗎?
MBV,你可以說仍是很My Bloody Valentine,不過,不知是不是沒有了Alan Moulder的關係,今回在聲響上,感覺沒有了從前般刺激,什至某些細節有點混亂,對我來說有點像半製成品。



這次的My Bloody Valentine一開始,我感覺是喜樂的,接下來,我不知道該怎麼說,說MBV好,我又不能說真的很好,說差又不是,只是不是我目中的預期罷了。
預期原來是有落差的。



2013年1月23日

遺珠........

終於聽到了New Order傳說已久的"Lost Sirens"專輯,一張錄於04年“Waiting For The Siren's Call"時期的作品,本來他們想接著Tour演出後接著進錄音室再補加幾首新作後再推出的作品,可惜因為貝斯手Peter Hook離團,新作沒有了,剩下的也因為團員法律往來,弄到今天才重見天日。
不能否認Joy Division/New Order是近三十年最重要的樂隊,沒有他們音樂世界可能會改寫,很少樂隊在主將不再後,仍能繼續什至更紅,New Order是其中一隊。
細聽他們的唱片,你會發現除了Joy Division時的"Unknown Pleasure"、”Closer"外,進入了New Order時期,基本上他們每張專輯的音樂風格都不太一樣,而單曲的推出,又跟專輯好像沒有關係,當然這跟他們Factory唱片公司的風格有關,那種隨意,不按牌理,成為了New Order的一個標準。

“Blue Monday"把搖滾與舞曲、電子拉在一起,他們開的Hacienda舞廳,雖然是改變了世界,但同時也改變了New Order。
坦言,他們八十年代的專輯(除了Technique外),在製作上都很粗糙,什至我覺得有點馬虎,但同時他們的單曲,卻又是另一回事。
踏入了90年代,所有事情都改變了,Factory沒有了,Hacienda沒有了,New Order除了“Republic"專輯外,基本上是留白。
團員四分五裂,各自做著自己的樂隊,但無論你是聽Bernard Sumner的Electronic, Peter Hook的Revenge和Monaco或Steve Morris和Gillian Gilbert的The Other Two,基本上他們都是延伸著New Order本身的元素,再加減發展,當然Bernard Sumner因為有前The Smiths的吉他手Johnny Marr的關係,可聽性高了一點,Peter Hook的Monaco的單曲”What do you want from me?" ,沒人告訴你的話,你還以為是New Order的新作。
終於,Rob Gretton(New Order的經紀人)開口了,他討厭別人不斷問他New Order存在與否,找回他們一起決定生死,出奇地他們沒有解散,接著走下去。
“Get Ready"是一張我聽得很滿足的專輯,感覺他們回來了,有著大踏步往前走的方向,成員各方面的平行也作了很多的平行。
如果”Republic"(之前專輯都是他們自己製作,除了"Movement")的Stephen Hague是用來等他們各成員能夠一起工作。那麼Steve Osborne和Flood則是把他們內部能力作重新引爆,使得無論你是Joy Division或是New Order的樂迷,都會聽得滿心歡喜,而The Smashing Pumpkins的Billy Corgan與Primal Scream的客串,更是錦上添花。
如果真的要結束,我真的希望跟著由The Chemical Brothers製作的"Here to Stay",作為句號是如此的完美。
沒有他們仍繼續著,跟著的“Waiting For The Siren's Call",動用了多位製作人John Leckie、Stephen Street、Stuart Price,花了700,000鎊,打做出來卻是一張步步為營的專輯,沒有了什麼驚喜,你只可以說他們仍維持著,可惜沒有什麼新意,相對於”Get Ready"的衝擊,真會差很遠。
隨著Rob Gretton的去世,團員的緊張再一次浮現,Peter Hook終於離開了。
各人有再次在各自發展自己的個人項目,不過,很可惜Peter Hook找來了The Smiths 的Andy Rourke、The Stone Roses的Mani,三個貝斯手所組成的Freebass,真是不怎麼樣,有點雷聲大雨點少。而Bernard Sumner的以吉他為主導的Bad Lieutenant也只是淡如水的作品,沒有很大的回響。
終於,他倆都回頭,只是不是我們所預期的,Peter Hook組了Peter Hook and The Light,事先張揚地以玩奏Joy Division與New Order的舊作(暫時只玩了New Order頭兩張專輯),Bernard Sumner則找回了舊隊友再找些小伙子,重組New Order,兩者都是以Tour賺錢為主,作為樂迷看到他們這樣,實在看不下去。
今天聽著他們這張“Lost Siren's",我沒有太大的期望,好聽嗎?
不賴。
有突破嗎?
你會期待一些剩下的作品能怎樣。
你要的New Order元素,在這張專輯基本都有。
安慰嗎?
是吧!
那聽完有什麼想法?
沒有。
當Bernard Sumner說會在今年寫新作,我第一回對他們沒有期望。
Joy Division的傳奇我想會依舊,New Order.................我有點怕我會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