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David Byrne







很奇怪,我現在才開始寫音樂,第一個在自己的blog上寫的音樂人,不是Depeche Mode,不是U2,不是Linkin Park, 而是David Byrne。
我不算是一個Talking Heads的樂迷,對於他們在new wave的貢獻,我那時太年少無緣經歷,只是後來知道Brian Eno為他們製作了三張專輯是經典,不過,我也沒有買回他們那三張專輯,而記憶中這三張專輯,只有一首Once In A lifetime有點印像。
而他跟Brian Eno合作的My Life In The Bush Of Ghost,我也是後來才買回聽的,雖然評價很高,那時年少的我,真的不是聽得很明白。他們的Ambient/World music和Sampling/Cut n Paste技巧,在當年得確很前衛,直到我進入了音樂工業,我才真的聽懂。
當然,後世如Aphex Twins、LFO、Howie B、The Orb等無不受這張唱片影響,什至向這張唱片取經。不過,我肯定這張唱片,不會有太好的銷量,認識的朋友中有聽過這張唱片,都說很悶,只有我一個人樂在其中,當然,如果要我做一張這樣的唱片,我當然不會。
反而Talking Heads的分支Tom Tom Club,我更有興趣。
還好Talking Heads後來有一首Buring Down The House,不然Talking Heads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樂評讚譽的名字。
反而,早兩年去New York工作時,Ted Jensen給我耹聽他幫Talking Heads做5.1 Surround Sound Remaster時,我重新燃起我對Talking Heads的懷念,雖然,我早就擁有了他們的四張CD跟DVD boxset。
我還是在New York把他們的Remaster 5.1的Boxset購下。
真的教我對David Byrne產生興趣的是他幫電影The Last Emperor做的配樂,雖然很多榮耀都放在坂本龍一身上,不過,個人來說我對於David Byrne所處理的部份更為感動。
後來Talking Heads解散,作個人發展的David Byrne,也跟Peter Garbiel一樣,投入了World Music的領域。
同時也成立了Luaka Pop這個廠牌,身體力行發行很多南美音樂外,一些奇怪的例如:Mimi、AR Kane、Connershop他也會為他們出唱片。
比較起來,我對Peter Garbiel的Real World,喜歡多一點,不過,我也斷續買了不少Luaka Pop的作品。
David Byrne不只對World Music有興趣,對於新音樂,特別是跳舞音樂,他在X-press2、Paul Van Dyk、The Thievery Corporation等的人唱片中客串,都把他的Cool性格延續下去。
而Feeling專輯,更是他對新音樂的擁抱,找來了Marcheeba、Mark Saunders、Hugo Largo的Hahn Rowe、Blanescu Quartet等合作,這張可說是我聽得最愉快的唱片。
而他幫電影Young Adam所做的配樂,更找來了Mogwai、The Delgados等合作,可以說他對新音樂的觸角。
去年,得知他跟Brian Eno再合作,心裡想二十幾年沒在一起,他們會做什麼出來呢?
不會再像上回那張My Life In The Bush Of Ghost那麼實驗吧。
結果,試聽下發現竟然是一張Ambient Gospel/ Country的唱片,這兩位大師,沒有二十幾年前那樣,做一張大家都聽不明白的專輯,反而做了一張是歌的專輯。
這張是由Brian Eno先做音樂,再交由David Byrne譜旋律與歌詞,全張唱片充滿了陣陣蕭條的氣息與豐富的畫面感。
兩個大師有點還原基本步,不是什麼深奧的東西,卻是教人聽得悅目。
最難得的是,今年David Byrne來了香港開演唱會,而且更唱了大部份跟Brian Eno合作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和Talking Heads的,那晚真是很滿足,想不到我真的能現場感受David Byrne的幽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