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

i-tune, i-phone


我是一個Mac的愛好者,我第一台用的電腦就是Mac的Power PC 7100,經過這麼多年,我仍是很愛Mac。
不過,直到我用了I-tune後,我的生命有了一個轉變。
從前我不大愛用電腦聽音樂和看電影,總覺得這做這兩件事,應該是在一個舒適的空間去做的。
當然,從前要做A&R的工作,總是在小小的辦公室裡一邊在打e-mail或做其他工作時,一邊聽小樣。
不過,我重申這是個工作。
畢竟聽音樂看電影是我的工作一部份,也是我的興趣,不過當興趣和工作混在一起時,可以選擇的話,我還是想在一個舒適的空間發生。
後來離開了舊公司,進入了另一個工作環境,常常要出外,手提電腦己是一個必須的配置。
從前,每天睡前都總會放一些自己喜愛的音樂,使自己能放鬆,或聽一下自己不會做的音樂,通常這些都沒有什麼市場價值,自己喜歡的東西,例如:Dead Can Dance、Peter Gabriel開的廠牌Real World Records的出品、或一些像Michael Nyman、Steve Reich、Brian Eno的音樂。
但是常出外時,那我可以怎樣才能聽到呢?
這時,我選擇了把一些自己常愛聽的東西,放進I-tune壓縮成AAC或MP3,方便聆聽。
慢慢我把一些小樣也放進I-tune,一些可以用來做referene的音樂,我也進I-tune。
開始時,朋友會丟給我一些唱片,或一些很難找的remix版本,到後來自己上網找。
竟然找出個樂趣來,從前一直想找的remix,一些絕版的唱片都給我能找到,自己會樂上了好幾天。
例如:Röyksopp幫Coldplay Remix的Clock、BT幫Depeche Mode做的It's no good 的remix、Adam Freeland幫Nirvana的Smell Like Teen Spirit的Remix.....
一些只有出版vinyl黑膠唱片,沒有CD出版的唱片和歌曲,今天我都能輕易找到了。
不過,那時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會想擁有那些唱片或CD,畢竟我是一個愛收集東西的人。
* * *
這樣又過了幾年,06年那時I-phone剛推出,很多朋友都手執一台,特別是內地的朋友,一次來香港會買十台八台回去。
外型是很好看,不過,我對於蘋果推出電話是有保留,而且那時候只有2G,去日本或韓國又不能用,而那個keyboard又非常的不好用,雖然我是蘋果愛好者,我還是放下自己的慾望。
再加上真的不便宜,而自己的電話又好好的,心想算了吧!
直到去年自己用的電話,實在給我出太多狀況,常常無故關機,收訊又差,發訊息又常常出問題,開始有盤算換手機的打算。
不過,那時I-phone仍不是我首選,我那時看中是Porsche的手機,除了外型漂亮外,最重要是我沒見過幾個人用。
我是那種很喜歡用一些人家不太愛用而又特別的東西的死個性。
Porsche是好看,不過不是隨便都可以找到,經過上次買O2要維修時要跑去老遠的慘況,我心想這次還是換一只容易找到修理地方的手機吧。
後來,我又看上了Sony,不過,怎樣算仍是太貴。
沒法,現在這種經濟環境,自己又沒有從前那樣會賺錢,還是打住吧。
這樣又過了幾個月,自己再也忍受不了那只老給我出狀況的電話,特別是老闆打來時,總給我無故關機,回到再開機打給老闆,必受到老闆一頓臭罵或取笑。
這樣實在不太好,於是一天一大早,跑去買了I-phone,原因不是漂亮,而是因為優惠,只花了幾百塊就換了一台新的手機,想不到現在的自己會是那麼精打細算。
好了,買了,這下慘了。
首先,我發現他有I-tune這個功能,於是很快地我又把一些唱片放進去,跟著我很久沒有的習慣又再出來,就是一邊走路,一邊聽音樂。
從前會覺得MP3的音質不及CD,現在竟然可以接受,當然MP3音質也改進了。
再來實在有太多音樂唱片要聽,時間不夠,把新唱片,放進I-phone中,就可以邊走邊聽,省了時間,特別是在飛機上。
聽完了不好,又可以delete掉,最重要的是,我不用帶著一堆CD、MD在身上,又不用換唱片,只要按幾下就可以聽。
生活從此改變了!
最要命的是,我可以下載很多應用軟體跟遊戲,如Skype、Facebook、AIM、AroundMe(這是個可以幫你找到你附近有什麼餐館、飯店的軟體,不過,在香港好像仍要有待改進。),另外地圖更是很管用,特別是在國外。
再加上很多不用錢的小遊戲,現在在我I-phone中,軟體超過四十個,更常常機不離手。
廣告說用了什麼信用卡,生活真的不一樣,真的用了I-phone、I-tune我的生活真的變得不一樣。
這是好還是壞,我仍不清楚。
不過,總比沒變好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